藝術是一種癮
類似吸毒的癮
藝術家的狀態(tài)比他的藝術,更為重要
今天故事的主角有2個
我們一起聆聽 他們對藝術的表達
故事一
“藝術是我愿意付諸一生,瘋狂一生的事業(yè),我愿意一輩子做一個藝術的瘋子。只要有明天,我就對生活充滿期待?!?/p>
在我還沒跟李奔奔聊之前,已經聽Mandiwood老師談起她:思想很活躍,很有藝術家‘我行我素我想’的氣質,但正經起來又很優(yōu)秀。這似乎是她19年來的人生濃縮成的一句話。
李奔奔從小就是個對美術充滿著天分的孩子,一歲時,在別的小孩還在學習爬行的時候,她就已經用媽媽的紅筆在草稿紙上畫自畫像了;幼兒園時,她的作品獲得多個獎項,并在日本東京展出。對于長大,她曾迷茫過,在考上華南農業(yè)大學后,隨大流選擇了理科中的熱門專業(yè),應用化學。
幸運的是,她聽到了自己內心的聲音,在大二結束時,毅然的決定出國讀藝術。在美行思遠,李奔奔進行了為期一個半月的學習和作品集準備時間,期間艱難的過程,我想,只有她懂。anyway,她成功的拿到了dream school奧克蘭大學的offer。
令人喜悅的結果背后,必然是加倍的辛勤付出。短短一個半月的時間,李奔奔由一名美術零基礎化學專業(yè)的學生,實現(xiàn)了華麗的蝶變,這與她日常勤勤懇懇的努力和美行老師細致入微的指導是分不開的。
好的藝術作品,是來自藝術家內心深處的藝術。
創(chuàng)作中
?兒時的自畫像
故事二
“雖然去德國留學很困難,但我都一步步解決了阻礙?!?/p>
世人總是把‘才華’二字掛在嘴邊,以為那些有才華的人,要不就是家境優(yōu)渥,自小熏陶,或者是有天賦。我在想,才華這種事,除了背后看不見的付出和堅持,真的沒有任何捷徑,林睛嵐就是一個例子。
大四時有出國的打算,目的地是德國,在工業(yè)設計領域一直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語言成績(德語)考了3次才通過,過程有點曲折也挺折磨人的,前兩次都是聽力差一分,后來還是堅持了下來,最終聽力拿了滿分5分。
對于林睛嵐來說,除了語言壓力之外,作品集也是尤其艱難的一部分。德國的工業(yè)設計大多屬于藝術類,而他本科確實機械學院的(理工科的學生),可以說是零基礎。于是他拿出了100%的努力和200%的堅持。
才華永遠不會被辜負,只有早晚的時間區(qū)別而已。
與帕森斯設計學院Brad教授進行創(chuàng)意的碰撞
藝術的創(chuàng)作
是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
以夢想為媒介
跟自己談場最私密的對話
然后
把藝術介紹給熱愛藝術的人們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yfgps.net.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