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前應該做什么樣的準備工作?
怎么樣才能在面試中讓面試官對我印象深刻?
面試中常見問題的有哪些?
怎樣回答才能讓招生官直接下offer?
我與美行的老師共同申請認證的專利,在二月末已經收到國家下發(fā)專利證書了!
倪同學和趙老師的專利證書
那么身為手握國家認證專利證書以及擁有RCA、UAL、Edin.等offer的美行學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獲取這么多頂級名校offer的,也希望我的這份面試經驗可以幫助到更多的美行學員,讓大家人手多份top級院校的offer。
01
以圣馬丁為例
分享我的面試歷程
接下來我會從面試總體情況和具體過程兩個方面來進行分享。
面試總覽
流程兩步走
面試官一共問了我兩個問題。第一個是關于自己的未來研究方向,有關study proposal的問題;第二個問題是關于能為學院做什么貢獻,感覺是需要把個人能力和學科特色結合作答的綜合性題目,沒有問作品集相關問題。這個部分感覺跟之前的面試問題都不太一樣,問題比較綜合,感覺都需要結合學校的特質和自己的優(yōu)勢和研究方向綜合回答。
接下來是問我有什么問題,一共是問了兩個問題。該部分我感覺比較常規(guī),但好的問題也可以凸顯自己的思考能力。
圖片來源于倫藝官網
具體過程
面試官與我相互提問
整體面試時間大概持續(xù)了10-15min。
剛開始和面試官連線時,他確認了我的名字并向我介紹了他是Matt Malpass(industrial design的course leader),隨后我們進行了常規(guī)的問候,就開始正式的面試啦!
首先問了我“如果你是該課程的course leader,你會做一個什么樣的項目”。我由一個在圣馬丁畢業(yè)的設計師作為引入,說我很認同他做的一個項目,認為他這種打破常規(guī),勇于討論他人回避的問題的精神非常好,并說他的研究方向inclusive design也是我想做的內容,接下來我又進行了一些更為細節(jié)的闡釋,比如我想為少數群體發(fā)聲等內容。
圖片來源于倫藝官網
接下來,Matt又問了我下一個問題,“你認為你可以給學院帶來什么”,我主要是圍繞著我的跨學科能力和圣馬丁的革命性特點結合著來談的,基本跟學院官網對自己學科特色的描述是對應的。
后邊Matt問我有什么問題要問他,一共我是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圣馬丁和倫藝其他學院的區(qū)別”,第二個問題我是結合他寫的一本書《批判性設計及其語境:歷史、理論和實踐》中所提到的“批判性設計和商業(yè)設計的關系該如何平衡”進行了發(fā)問。Matt對這兩個問題都進行了詳細地回答,在我問完第二個問題后可以看出他對這個問題的認可。在他回答完問題后,我都對他的答案做了部分總結和提煉,對他的回答做出了積極反饋。
圖片來源于倫藝官網
最后,Matt說將會給我發(fā)offer,并期待與我十月份見面,我表達了我的激動喜悅的心情,并再次感謝了他,然后就是道別啦。
02
關于面試
我的個人經驗分享
該部分我主要是總結了一下面試需要做的準備和我個人的面試策略。
關于面試
簡單提煉概括版
1.做好學院調研,了解自身能力,明確未來研究方向
2.熟悉作品集,有備無患
3.充分準備文書老師給的每一個面試問題
4.回答邏輯清晰,時長控制在2min內
5.放輕松,自信起來,展現自身優(yōu)勢
6.交流過程有禮貌,保持和面試官的對話感
關于面試
詳細闡釋版
1.面試準備方面:分為專業(yè)能力和交流能力兩方面
2.我的面試策略:了解面試的目的,面試中的新他調整,給面試官留下深刻好印象
專業(yè)能力
要點及提升方式
專業(yè)能力中三大塊需要注意,即個人優(yōu)勢、有待提高的方面和研究方向、對行業(yè)的了解以及對學院特色的了解。
學院特色/行業(yè)了解方面可以通過深挖學院官網內容,多了解自己感興趣或研究方向的藝術家、設計師來進行豐富,例如id專業(yè)的特點是Discipline (re)defining、Collaborative and multidisciplinary等,然后自己的能力也可以結合這方面說。并且面試官基本是學科的course leader,相關信息可以在官網找到,針對老師們進行一些調研也是很有用的,可以了解老師們的研究領域和經歷,在面試時更容易投其所好。
圖片來源于倫藝官網
有待提高的方面即自己的弱項,這方面我覺得不要說自己真實的缺點,感覺可以說說因為材料不夠豐富導致很多想法無法實施等類似的外界問題,并且在說完后也要給出自己想要積極行動做出改變的心態(tài),以我剛提到的材料例子來說,就可以接csm內有各種豐富的工坊和材料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實踐。
交流能力
要點和提升方式
交流能力的基礎是英語口語,同時盡量做到多說,豐富自己的答案內容,同時也要和面試官有對話感,一問一答且能給到面試官積極的反饋個人感覺更容易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
口語和內容可以通過自己寫好的面試內容大綱(一定要充分利用文書老師提供的面試問題匯總,寫好相關問題的答題思路大綱,不要逐字逐句寫)后多開口練習進行提升,注意內容要結構清晰,多用銜接詞和標志詞,給出大觀點后進行詳細闡釋,最理想的情況是可以采用總分總的結構來回答,或在回答的最后對自己的答案進行一個總結,這樣有利于面試官抓住回答中的重點,讓面試官看到自己邏輯清晰、言之有物,這樣會在面試官心中留下好印象。
圖片來源于倫藝官網
與面試官的對話感可以通過與外教或朋友進行模擬面試來提升,面試的開頭和結尾記得要和面試官問好,要有自然對話的感覺,切忌長篇大論,觀察面試官的反應,回答時間控制在2min內。
面試策略
是兩個設計師在平等交流
首先要了解面試的目的,我個人理解倫藝的面試主要是看看申請者的觀念和能力是否和本專業(yè)契合,然后就是對申請者英語表達和溝通能力的考察。知道面試的目的后的面試策略也就很明了啦,需要把自己的能力和人設盡量貼合學院的精神和特質,表現出自己積極的一面,同時也要自信起來,顯示出自己的能力
英語能力的要點其實在面試準備中已經有所涉及,在這更多提一下策略層面需要注意的點,一定要放松,把面試想象成兩個設計師間的平等交流,相信自己充分調研和大量練習的作用。相信不管問什么問題其實都萬變不離其宗,問題基本是圍繞個人能力和學院特性展開的,遇到新問題把自己準備過的要點自然融合進去就可以啦。
圖片來源于倫藝官網
其次,我覺得如果能在面試過程中給面試官留下深刻的好印象可以進一步提高拿到offer的概率。比如我在面試中提到了曾在csm畢業(yè)的設計師,和我最后對他文章的思考,他在聽到我的回答后都給出了積極的反饋,比如他提到他和該設計師很熟,或在我提出問題后對該問題表示了反復認可。但我認為該部分是錦上添花,或者說是深入調研和準備后的結果,不一定要強求一定要有,保證答案的內容順暢合理是一切的基礎。
03
寫在最后
但同樣重要的話
面試官并沒有問我作品集相關問題,但我也對每個作品都從“是什么,解決什么問題”和“用了什么實驗手段”進行了準備。其中一個作品做了更詳細闡述,其余項目以總結概括為主,不求更多的細節(jié)和內容。同時我也準備了較豐富的sketchbook,項目中的部分實物(雖然都沒用上hhhh)但我認為還是有備無患,準備越充分就更能應對不同的情況~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yfgps.net.cn),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