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致命的問題都來自最普通的職業(yè)
食堂阿姨的:您要飯嗎?
快遞小哥的:您是什么東西?
配鑰匙師傅的:您配嗎?
以及垃圾分類阿姨的:您是個什么垃圾?
以前有句最動人的告白是,“我養(yǎng)你”。
但對于上海人來說,現(xiàn)在這句話要改改了,應該叫“我?guī)湍闳永?/span>。
看著魔都人民這樣,或許會有人說了,既然這么難,為什么要分類?這么多年不都這樣過來了?
那是因為被逼瘋的上海人背后,是一場全中國人都輸不起的戰(zhàn)爭。
前些天,港星余文樂
在社交網絡Instagram上
發(fā)布了一則視頻
短短的視頻卻瞬間將人的心揪了起來
視頻中小山似的垃圾場里
幾頭白絨絨的生物在費力尋找著什么
視頻中的北極熊身上沾滿了污垢
在垃圾堆里不停的翻找著可以吃的東西
不難看出本該白白胖胖北極熊們
早就餓的瘦骨嶙峋
并且這還是不是一只
是一群,成群結隊的來
......
北極熊并非群居動物
這樣不約而同的來到同一個垃圾場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他們在大自然里
真的找不到任何食物了!
如果他們會說話,
是否也會想災荒時期的人類一樣,
一傳十、十傳百的相互傳告:
“這里有食物??!這里是人類放食物的地方!”
可即便他們聚圍在一起翻找垃圾里的食物
從瘦骨嶙峋的身體上看
也找不到什么可供飽腹的東西
它們緩慢地在垃圾堆里行走,
附近的冰山早已融化,
它只能靠翻找垃圾桶尋找食物,
暫時維系著自己的生命。
一遍一遍的翻找人類的垃圾桶
一遍一遍拖著孱弱的身體
就算吃垃圾也難以填飽自己的肚子
它們絕望的一頭埋進垃圾堆里
無助的眼神,干巴巴的身軀,
這還是我們印象里,
那個憨態(tài)可掬的北極熊嗎?
不僅僅是北極熊這種大型動物瀕危告急,
鳥類、魚類、哺乳動物等
都在這種環(huán)境里受到極大的生存威脅
這與北極正在巨變的氣候、正在消融的冰蓋一起,
危害著北極圈生物的生存。
來自英國的一個科學調查團隊,
將地球上每個人創(chuàng)造出的“垃圾”
全部納入統(tǒng)計,就連地表之下的沉積物也沒放過。
最后得出的結論是30萬億噸。
據(jù)《國家地理》描述,
海洋中有多達 51萬億塊塑料,
其中 90%的海洋塑料為微觀的,
而科學家將它們比作一種“湯”(soup)
一位印尼巴厘島的網友拍下的
一幕刷爆了朋友圈
那個度假天堂在一場風暴后
變成了人間地獄
風暴過后
所有的塑料垃圾都被吹上海岸
密密麻麻的白色污染令人頭皮發(fā)麻
與風暴前的景象相比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原來的海岸
海洋,這個令人驚嘆的世界,
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被人類污染......
人類曾經面臨很多選擇:
經濟和自然之間,我們選擇對環(huán)保視而不見
精明的人類選擇了
當下的舒適便捷,選擇了漠視。
海洋污染的問題日益嚴重
而主要污染源之一就是塑料!
全球每年產生將近3億噸的塑料垃圾
其中多達1200萬噸進入海洋
根據(jù)聯(lián)合國數(shù)據(jù)顯示
近澳洲海洋就有近1300萬噸塑料垃圾
每年導致100萬只海鳥
和超過10萬只海洋哺乳動物死亡
去年夏天
泰國南部的海灘上出現(xiàn)了一頭生命垂危的鯨魚
經過5天的緊急搶救
這頭鯨魚艱難的吐出5個塑料袋后
——宣告死亡
工作人員解剖了它的尸體,
忍不住淚目。
他們在鯨魚的肚子里,
發(fā)現(xiàn)了80多個黑色塑料袋,
這些塑料袋重達8公斤!
我們無法想象,
誤食了塑料袋的它呼吸起來有多困難,
身體受到了嚴重感染的它死前是多么的絕望
前段時間,在印尼
又出現(xiàn)一頭死亡的鯨魚
解剖后人們發(fā)現(xiàn)
它肚子里的塑料袋和瓶子
足足有200多個
英國斯凱特島,
也有一頭鯨魚在岸邊擱淺而亡。
研究人員解剖它的尸體,
竟然在它的胃里發(fā)現(xiàn)了
足足4公斤的塑料垃圾!
挪威動物學家
在一頭擱淺的鯨魚胃里解剖發(fā)現(xiàn),
體內被30多個塑料袋包圍的鯨魚,
幾乎沒有任何脂肪,
胃和腸道全被各種垃圾堵塞。
還有被漁網困死的海龜
▼
被尼龍繩活活勒斷身體的海豹
▼
錯把塑料當食物,喂給寶寶的鳥媽媽
▼
被塑料袋弄得快窒息了的海鷗
▼
被鋼絲勒死,眼含淚水的海豹
▼
誤食塑料慘死的海龜
▼
大量的塑料袋、竹竿、盆、瓶子漂浮在海洋中,
甚至淹沒了魚類的生存環(huán)境,
奪取了本該屬于海底生物的自由。
僅2010年就約有400-1200萬噸
塑料被海浪卷入大海,
其中,塑料垃圾需要400年,
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被降解。
那這些垃圾都去哪了呢?
維也納大學的研究員指出,估計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的體內都能找到的塑料微粒,也就是被稱為遍布近海大洋的“海洋PM2.5”。
這種微粒,粒徑細小直徑小于2mm,肉眼難以看見,數(shù)量巨大,海洋中約有五萬億塑料微粒,且重可達27萬噸,容易被海洋生物攝入。
微塑料從近海到大洋,從表層到深海,甚至在人跡罕至的南北極均有發(fā)現(xiàn)。
所以你以為自己很安全,實際上你和那些海洋生物一樣。只不過,它們體內是整塊的塑料,而你的體內是塑料微粒。
有人會有疑惑,我沒有吃塑料,為什么體內會有塑料微粒?
答案很簡單,你吃了還不自知。
早在2017年,就有科學家在微生物體內發(fā)現(xiàn)了塑料微粒。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淤泥?!庇倌嗑褪俏⑸锞奂牡胤健?/span>
環(huán)環(huán)相扣下,不光是魚類,還有龜類、鯨類、鳥類等200多個物種,都不同程度的攝食了塑料微粒。
從被我們隨手丟棄,到再次回到我們肚子里,塑料沿著生物鏈完成了一個完美的循環(huán)。
所以改變是時候開始了。這是一場事關所有中國人的戰(zhàn)役。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垃圾生產大國。早在2004年中國就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國。
德中環(huán)境與能源促進中心的報告顯示,中國目前生活垃圾年產量為4億噸左右,并以大約每年8%的速度遞增。
但更嚴重的問題是,中國人這么多年來因為垃圾處理不善而付出了沉重的環(huán)境、健康代價。
因此中國人必須打贏這場垃圾戰(zhàn)爭
垃圾分類只是一個開始!
舊有的垃圾不會因為垃圾分類而消失!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
能夠開發(fā)更多的塑膠替代產品
而我們普通人,在做好垃圾分類的同時
少用塑料制品,多帶自己餐具
一點一滴,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所以......
垃圾分類很重要?
環(huán)保袋出街才是最新時髦!
行走在時尚圈的仙女們
讓我們自當大佬
掃描下方二維碼,給你不一樣的驚喜!
掃碼關注美行思遠官方微信,了解藝術留學前沿動態(tài),獲取更多作品集資訊和相關福利活動信!
本文版權屬于美行思遠(www.yfgps.net.cn),轉載請注明出處。